行业动态
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,冷库在果蔬等农产品保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然而,要确保冷库保鲜效果达到最佳,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事项。
1、入库前的准备至关重要。
果蔬在采摘后应尽快进行预冷处理,降低其田间热和呼吸作用强度,延缓衰老和变质。预冷方式有多种,如风冷、水冷和真空预冷等,需根据果蔬种类选择合适的方法。同时,要对果蔬进行严格筛选,去除有病虫害、机械损伤和过熟的产品,保证入库果蔬的质量。另外,冷库需提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,防止病菌滋生和交叉感染,为果蔬提供一个卫生的储存环境。
2、在储存过程中,温度的精准控制是核心。
不同的果蔬有其适宜的储存温度范围,例如 0℃-4℃适合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储存,而 0℃-1℃适合苹果储存等。温度过高会加速果蔬的呼吸代谢,使其过快成熟和腐烂;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冷害,如香蕉在低于 13℃时就会遭受冷害,出现果皮变黑、果肉软烂等现象。因此,要根据果蔬品种设定并严格维持冷库内的温度稳定,温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,一般不超过±0.5℃-1℃。
3、湿度管理同样不可忽视。
大部分果蔬需要较高的湿度环境来保持新鲜度和防止失水萎蔫,但过高的湿度又容易引发霉菌滋生。例如,黄瓜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90%-95%,而柑橘类水果则为 85%-90%。可通过加湿器和除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库内湿度,并配合良好的通风系统,保证空气湿度均匀且新鲜空气的流通,降低有害气体浓度,如乙烯等,乙烯会加速果蔬的成熟和衰老过程。
4、合理的堆码方式有助于保鲜。
果蔬箱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堆码,保证空气能够在堆码间顺畅流通,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。同时,要与冷库墙壁、蒸发器等保持一定的距离,防止果蔬受冻或因温度不均匀而变质。
出库时,也需遵循“先进先出”的原则,避免因长时间储存导致果蔬品质下降。出库后,对于未销售完的果蔬,要尽量避免再次入库,因为温度和湿度的频繁变化会加速其变质。
总之,冷库储存果蔬等农产品保鲜是一个系统工程,从入库前的处理到储存过程中的温湿度、气体成分控制,再到出库管理等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。只有全面、细致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,才能充分发挥冷库的保鲜优势,延长果蔬的货架期,减少损耗,为农产品的优质供应提供有力保障,满足消费者对新鲜、安全果蔬的需求,同时也为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。